不承认加分政策的大学 盘点那些录取时不承认加分的大学 不承认加分政策的原因
在高考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加分政策一直是众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其中一个,它为一些学生提供了额外的优势,然而并非所有大学都会认可这些加分,究竟哪些大学录取时不承认加分呢???
有部分顶尖高校明确表示在录取经过中不承认政策性加分,清华大学在其招生章程中就指出,在提档及专业录取时认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不超过20分,并按加分后的成绩进行投档,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政策性加分,只适用于投档,在安排专业时不予认可,北京大学也有类似规定,在提档时规则上认可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加分不得超过20分,并按照加分后的成绩调档,参与专业排序,也就是说,这两所高校虽然承认部分加分用于提档,但在专业录取时,基本还是依据考生裸分成绩。
除了清北,上海交通大学也在招生政策上有明确态度,学校在录取时认可教育部和各省级招办规定的全国性加分政策,加分值最高不超过20分,在专业录取时,学校以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作为录取依据,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根据招生规划和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复旦大学同样如此,认可教育部规定的具有加分资格考生的加分投档成绩,并按投档成绩排队,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但在专业录取时,学校按实际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进行专业排序,这些顶尖学府对于加分政策的谨慎态度,体现了它们选拔人才时更注重考生的原始成绩和综合素质。
再看一些其他重点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明确规定,在提档时认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但在专业录取时,以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作为录取依据,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南京大学在招生章程中提到,对于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具有加分条件的考生,按照加分后的成绩调档,参与专业排序,但在安排专业时,以考生的高考实际成绩为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若考生高考实际成绩相同,则按数学、语文两门科目的分数之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若仍相同,则分别按数学、语文、外语的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还有一些高校在招生政策中对加分政策表述更为严格,北京外国语大学规定,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同分排序制度进行录取;若没有明确的同分排序制度,则按高考实际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科目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学校在提档及专业录取时均不考虑政策性加分,外交学院也明确表示,在提档时认可考生的政策性加分,但在专业录取时,按照考生的高考实际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进行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这些不承认加分的大学,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才选拔理念,它们更倾向于通过考生的高考裸分成绩来判断其聪明掌握程度和进修力,认为这样能更精准地选拔出真正杰出且具备扎实基础的学生,对于考生来说,由此可见在报考这些学校时,加分政策不能成为他们的“保险牌”,需要凭借自身的实力去竞争。
这并不意味着加分政策毫无意义,对于那些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来说,在报考承认加分的高校时,加分可以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帮助他们进入更好的大学,但在面对不承认加分的大学时,考生需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高考成绩,以裸分优势去争取心仪的专业和学位。
了解哪些大学录取时不承认加分,对于考生和家长制定合理的报考策略至关重要,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仔细研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清楚其对加分政策的态度,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高考之路,向着理想的大学迈进??。